DSC_1362.JPG

 【從實驗料理開始】

在合歡山上的楓虹谷營地內,雖然是秋季,

但是高海拔的氣溫讓我們每天都在5~15℃的環境下生活,等於是山下都市中的冬天了。

每當下雨的時候,風雨會讓溫度變得更冷,

而我們在那些日子裡,大多只能待在帳篷內。

至此之後,我們索性就在那一天煮起各式各樣的美食來。

特別料理的前一天晚上,嘉吟會先用手機上網查尋食譜,

隔天,我們再開始做起實驗料理。

我很佩服嘉吟,對於料理有異想不到的天賦,

因為就算是從沒做過的料理(九成以上都是我們在旅途中第一次嚐試做的)

她都可以細心與耐心做出一定的水準。

雖然口味沒有到很頂級,但幾乎都第一次就做成功,很少有失敗的料理。

每道熱騰騰的料理,在這樣物質極度困乏的高山環境裡,是比黃金還珍貴的寶物喔~

 

DSC_9123.JPG

DSC_0569.JPG

 

 

【有錢也買不到】

在深山裡,有很多東西是有錢都買不到的(雖然我們沒錢)

除非騎幾個小時下山到最近的市區─花蓮市買,不然就得自己想辦法解決了。

也因此,那份自己解決所得到的成就感,更是難以言喻的;

因為那表示,也證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,一個人確實也可以存活。

就像二戰時被派去南洋群島的台灣兵一樣,可以獨自一人在蠻荒的叢林裡生活十幾年。

 

我必須老實的告訴各位親愛的朋友們,

入世的人要走心路,通常都會被要求離世;

而相反的是,

像我這種從小就巴不得遠離人群,獨自隱居的出世者,

心路就是必須要我與人群相接。

但,這也就是我最大的價值,離世與孤獨對我來說簡直是一種在天堂的享受;

所以,我可以告訴那些害怕遠離人群、獨自一人去深山、荒島修行的朋友,

一種信心與如何與自然共處的方法。

因為,很可貴的是,我能與大自然溝通,我不害怕自然,

因為我愛它們勝過於人類太多了;

老實說,我一直覺得我本來就是自然的一份子,只是現在為人…。

 

不要再侮辱我在山林中的朋友了,它們並不是邪惡的,

人類口中的惡靈,是為了掩飾自我對自然的無知罷了。

山林不需要靠人類的血肉存活,它們反而害怕人類進入它們;

因為,那多半會帶來開發和破壞。

人之所以恐懼於自然,是因為害怕那自然太過於廣大,廣大到自己無法掌握。

想要掌握一切,是人類最大的習慣,也是最大的愚昧。

因為,至始至終,就從來沒有一個人,可以掌握生死。 

知道真相的人,所學會的是去接受一切,

不去抗拒本來就會發生的,而且根本無需抵拒的事情。

當一個人能夠接受自己會死的事實時,活著反而能成為一種分秒的感動。

 

 

【大自然】

大自然有一種規律,觀察它便能夠避開危險;

避不開的,是因為本來就避不開。

 

你我的祖先全是生於自然,你我的血液裡都同時擁有原來的潛能;

這潛能能讓人類瞭解自然,能夠揭露生死之迷;

沒得到的人要去追尋,追尋到的人不要被它迷惑。

當因緣具足的時候;自然,自然會邀請你()上山。 

別以為那只不過是你()自己的決定,這都是有原因的。

 

到山上,最好與隨行的朋友們靜靜體會、享受就好,

不要再討論生活上的瑣事了,仔細、用心的去感覺。

去找一顆自己最有感覺的樹木或石頭或任何東西,去和它交朋友, 

方式是,用愛它的感覺。 

當你()去愛它時,它自然會感受得到;

但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朋友帶回家,讓它待在原處,好讓你()下次回去看它。

隨著跟自然親近的時間越多,漸漸的…你()便會瞭解,我在說些什麼。

 

但是,要注意自身的安全,

就像我只跟我認識並認識我的豹玩,而其他陌生的豹照樣會吃掉我一樣。

要注意自己的步伐、不要落隊、不要獨自深入、要留心觀察,

多充實自己的野外求生知識,找有經驗而且肯聆聽的人帶領。

在自然裡,你()會找到自己的根。

 

我想,我已經說得夠多了,

我相信當你()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,代表你()已經做好了某種程度的準備。

因為,平時的我並不願意說這麼多的,只是現在我的感覺讓我覺得我該寫,

就像你()該看到一樣。

 

【人生中第一次做麵食料理~】

我和嘉吟的第一次桿麵與發麵,是在一個禮拜前,一個刮風又下雨的日子。

那天,我們人坐在帳篷裡,並把爐具拿到門口,開始做了第一個蘿蔔絲餅;

只可惜,那天因為大風大雨的,又加上我們是第一次做麵食料理,

所以有點手忙腳亂,根本就沒時間紀錄。

其實,現在回想起來,還真覺得有點可惜,不過也很好笑。

 

【爆餡的韭菜盒子】

1015日,一樣是個陰雨綿綿的一天,

我們在營地做了一些料理,做得好玩又吃得開心,完全忘了自己是在嚴寒的高山裡了,

而首先登場的是─韭菜盒子,它是讓我們對麵食料理更有興趣且具信心的重要經歷。

 

DSC_0554修過.JPG

↑剛包起來的韭菜盒子。(因為我們不會包,所以包起來變成好大一個,也才知道以前看人家的手在那邊轉呀轉的,並不只是腦帶中想像的那樣而已,想和做實在是差很多。)

DSC_0552.JPG

↑這一看也知道是我包的,哈哈,它們是〝龍與雞〞。

DSC_0575.JPG

完成,我們的第一顆韭菜盒子。不到10元的成本,就可以讓我們吃到五個又大、又熱騰騰的現烙韭菜盒子。

DSC_0567.JPG

↑真可謂是皮薄陷多呀,外皮酥脆、內餡爆多的韭菜盒子。一口咬下,一股濃濃的麵粉香和韭菜香充滿整個口中,外面賣的和我們自己做的比,口感實在是差太多了,真的是超級好吃的啦。(因為,我們是就營地現有的食材做搭配的,所以我想它可能須要改名叫冬粉盒子了)。

 

 

【手工小餅乾】

因為,嘉吟想吃小餅乾,

所以就上網查看看有沒有那種超級簡單的烘焙食譜,

而且重點是,還要能用我們那隻〝萬能鍋〞做出來的餅乾。

因為,想當然爾的,我們是絕對沒有烤箱這種完意兒的。

後來,嘉吟找了好久,才找到了一個看似行得通的作法,

所以我們就冒險嚐試看看囉。

如果失敗,那就當好玩或是經驗就好啦。

 

DSC_0581.JPG    

↑用鬆餅粉和出來、靜置二十分鐘後的餅乾麵糰。

DSC_0587.JPG 

↑靈機一動之下,我們用礦泉水瓶蓋,壓出一個個的小圓。

DSC_0599.JPG 

↑首批烘烤中的小餅乾。

 DSC_0645.JPG

↑後來,已經被我們亂搞一通了,哈哈,嘉吟說好玩就好。

DSC_0640.JPG 

↑將將~完成了!真的像餅乾的樣子耶,真令人開心。

 DSC_0650.JPG

烤好後撒上糖粉的手工小餅乾,吃起來酥酥脆脆的。

 

 

【香酥蔥油餅】

這道蔥油餅是我們第二次做,第一次做時是在上個禮拜(當時沒拍照)。

那時做出來後,覺得我們的蔥油餅很香也很酥,

但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少了一種整體的口感。

所以,這禮拜我們又上網搜尋了一下有關蔥油餅的訣竅,

後來我們決定採用梅仙老師教的作法,嚐試做出她口中真正好吃的蔥油餅。

 

DSC_0653.JPG    

↑我將燙過、醒好的麵團桿成一大張的麵皮。

DSC_0661.JPG

↑灑上蔥花。(當天,營地的蔥就只剩這麼多了…)。

DSC_0665.JPG

↑包好的小蔥油餅,共有7個。

DSC_0690.JPG 

↑下鍋慢煎。

DSC_0695.JPG 

↑完成了,梅仙式小蔥油餅。

DSC_0699.JPG

 

擁有多層次的小蔥油餅,一層又一層的口感,香酥美味。

 

 

【糖醋地瓜】

10月20日,我們嚐試做糖醋地瓜。

地瓜條炸得還不錯,只是糖醋醬更令我驚豔,讓我不得不提。

DSC_1157.JPG 

↑地瓜,是當地的一位大姐送我們的。

DSC_1170裁過.JPG 

↑這醬調得實在是太好了,一口中有三、四種的味道同時在嘴中散開來,我第一次吃到這樣立體的味道,才發覺中國的料理還真是博大精深啊!

 

 

【香蔥蛋炒飯】

10月中旬,我們開始嚐試製作蛋炒飯,

因為我們每次到小風口使用筆電時,為了不浪費去到小風口的時間,

所以只能從額外花費的煮飯、洗碗時間當中節省。

而除了我們天天都要帶著二大袋的爐具、鍋碗瓢盆、食材與醬料來來回回外。

再者,又因小風口的天氣時常不穩定,下雨、冷風、低溫等天氣狀況,

還有高山氣壓不足不易燃煮的問題(耗時間又耗燃料) 須應付。

 

所以,每當要去小風口的前一晚,跑完步回到營地後,

我們還必須先將隔天的飯菜煮好,然後再把飯菜包成飯捲。

隔天,到小風口要用餐時把海苔拿出來包,就變成海苔飯捲了。

這是我們上次下花蓮時,吃到三姐妹的海苔飯捲,回到營地後想到的辦法。

 

只是,每晚都要在十度的低溫中煮飯、摸黑點著頭燈下去溪谷洗碗,久了也覺得不便。

再者,放到隔日中午再食用的飯捲,口感其實已經沒有很好了,

時間久了後,在小風口那樣寒冷的地方,我們多少都會想吃點熱食。

所以,有一天嘉吟突然想到了可以做炒飯的這個提議,

我們只要在跑步回來後煮好飯就行了,然後隔天再帶著蔥、蛋即可,

時間和燃料都會因此而省很多。

 

我們想到這個令人興奮的提議,又上網查了一下食譜後的隔天,就在小風口做了蛋炒飯當中餐。

沒想到…,蛋炒飯真的很不好做;

看似簡單的料理,卻是最難的。

我們在失敗了三次之後,才找出問題所在,是在煮飯時米和水的比例。

也因此,這樣一來我們才克服了米飯粒粒分明的關鍵。

之後,我們還加入了切細的高麗菜絲,讓整盤的蛋炒飯好吃到爆。

我真的愛死了網路上那些無私分享訣竅的大師們了,

因為,真的好好吃喔~

DSC_1194.JPG 

↑蛋炒飯,後來成為我們到小風口遊客中心的午餐首選,因為它,快速料理又超好吃。

 

 

【香甜地瓜餅】

10月22日,中午用餐時間,

我們用上次剩下的地瓜,做了一道嘉吟臨時上網所查到的簡易食譜─地瓜餅。

而且,當初只是為了趕快吃完剩下的那顆地瓜而查的變化料理,

怎麼知道做了地瓜餅後,又為它再去梨山買了地瓜,哈哈。

DSC_1205裁過.jpg 

↑正在煎製的地瓜餅。

DSC_1220.JPG

原本不帶太大期望的地瓜餅,做出來後卻出乎意料的好吃,我們也曾灑上白芝麻想藉以增味,但吃到後來還是覺得原味的最好吃,特別有地瓜的香和甜。

 

 

【香酥飽滿的韭菜鍋貼】

10月24日,我們在營地又嚐試做了幾道新菜。

第一道,是我說想吃的鍋貼,

我們選擇韭菜口味的來做,除了我們覺得韭菜好吃外,還有八成是因為韭菜很便宜的關係。

這是我們第一次做鍋貼,雖然是第一次,可是竟然做得比外面賣的還好吃。

 

漸漸的我們發覺了一項天大的秘密,

東西好不好吃最大的重點就是所用的材料新不新鮮,而且吃的時候是否是現做現吃的;

這兩個要素掌握好了,只要照著方法有耐心的慢慢做,要做出難吃料理,實在是很難。

除非,是自己參考的食譜有『藏步』,

不然料理其實只要能用心,一學便會,根本一點都不難呀。

其實,這也難怪啦,那些大師要藏步藏的那麼小心了;

因為一旦說破了,根本就不值錢。

各位親愛的朋友啊,多使用網路,多查幾個網站,

找到所謂的『竅門』,很快的就能做出超越店家水準的美食了,

而且在外面買一份的錢,自己做可以吃到三~五倍的量,

最重要的是,新鮮又好吃;

同時又能增進家人情感、滿足自己的成就感,

比休假日在家看電視,來得好太多了呢。

 

下午,我們還做了水煎包(豬肉高麗菜口味的),

不過因為天色已暗,所以很可惜的拍不了照。

只是水煎包不光只使用燙麵法,所以相對的麻煩很多,

總之…,是揉到我的手快斷啦!

所以我想,經過這次之後,我不會再選擇做水煎包了,因為不適合我們這種旅人。

不過,我還是要跟大家說,當天水煎包的美味讓我的辛苦都值得了,真的是好吃唷~。

DSC_1245.JPG  

↑自製的韭菜鍋貼餡料。

DSC_1248.JPG 

↑待桿的鍋貼皮。

 DSC_1257裁過.jpg

↑包好的鍋貼(二個不會包的人,只好隨便亂包,心裡想說黏得起來就好了,結果很像水餃)。

 DSC_1272裁過.jpg

現煎的韭菜鍋貼,內餡香濃多汁、外皮薄嫩脆酥,完全不用沾醬就好吃極了,比外面賣的還好吃喔。

 

 

【自製 蘿蔔糕】

DSC_1288.JPG  

↑我們自製的廣式蘿蔔糕(因為我們沒有鐵盤,只能拿現有的小鐵鍋來蒸,所以出來是圓形的)。

DSC_1313.JPG

↑沒想到第一次做蘿蔔糕就成功了,我們在隔日,蘿蔔糕放涼後,開心的煎來吃光了。

 

 

【爆米花】

某次,我們到梨山採買時,

隨意的買了一包20元的玉米粒,想說休息日時在營地玩玩看。

沒想到,至此之後,它成了我們在山上的好朋友。

一開始,還沒那麼好吃,因為糖的沾裹一直掌控不好,

不是焦掉就是糖裹得不均而沒有甜味。

後來,在用不同的方法試了四、五次後,我們終於找到了解決之道。

 

只要先將奶油融化、倒入玉米粒、蓋上鍋蓋,讓它劈哩啪啦的爆完後,

再打開鍋蓋灑上細砂糖,用小火迅速攪拌至糖粒融化,就完成了。

前前後後,只需花5分鐘的時間,就有一盤香甜可口的現爆爆米花可享用了。

也因為它的方便和美味,使我們後來常常現爆爆米花,

分享給進來楓虹谷或在旅途上遇到的朋友們。

而且,很多朋友都說很好吃喔,聽到這樣我們又更開心也更想分享給更多朋友了。

DSC_1362.JPG

超極好吃的爆米花(也成為我們後來交朋友的好良伴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【勇敢‧愛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